查堵点 破难题 促发展 守好学校泳池安全防线 海南不仅要“补短板”更要“扬长项”

发布时间:2024-04-29     作者: 产品中心

  “孩子上游泳课,家长最在乎的肯定是安全,包括游泳池的环境是否安全、水质是否干净、救生员是否按要求配备到位等等。”海口滨海九小三年级学生家长林先生说,没有一个家长希望看到孩子在上课过程中受到伤害。

  本周,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多路记者赴各市县采访时了解到,学校泳池设施维护和水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监管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有提升空间。拼装式泳池没有专项维修资金也应早安排、早部署,防患于未然。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周静泊、刘丽萍、吴岳文、黄婷 实习生 邱芝栩 魏雨欣

  7日下午,虽然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游泳课暂时停课,但陵水英州初级中学的游泳馆内教练和管理人员仍在工作。

  海南宝悦体育运动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宝悦体育”)负责英州初级中学的泳池维护管理、学生培训等工作。英州镇并不是宝悦体育唯一的服务对象,单单在陵水,宝悦体育就承接了英州、黎安、本号三个镇的学校泳池运维和游泳培训工作,这个总部设在海口的公司在全省数个市县都有类似业务。

  记者走访多个市县了解到,目前海南学校泳池基本都是由政府或学校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委托类似宝悦体育这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来管理,日常维护、救生员配备、学生培训等“一手包办”,学校则负责日常监督,相关政府部门不定期随机抽查。

  山东永道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经理丁宗俊有着6年的泳池维护管理经验,在海南省外承接过不少公共泳池项目。

  据他介绍,要保证泳池水质干净达标,除了日常要按规定投放药片消毒、阴雨天及时使用除藻剂抑制藻类生长外,泳池使用前后还要由有资质的水质检测员对池水总碱度、pH值、余氯值、尿素值、氰尿酸等水质参数进行仔细的检测。“这些参数如果超标,会对游泳的孩子带来危害。”丁宗俊举例称,泳池中的尿素大多数来源于人体汗液、尿液等排泄物,超标可能会引发眼睛红肿、皮肤发痒等。

  在泳池的使用的过程中,业主单位学校就是监督第三方机构维护成效的第一道防线。

  英州初级中学副校长周必武和记者说,学生上游泳课时,学校老师都会在现场值守,检查水质,确保救生员恪尽职守。

  但在采访过程中,部分学校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了担忧,认为学校老师并不是水质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平时只能靠肉眼观察池水是否干净清澈、通透性好不好,可单凭这些就足以判断第三方机构工作到位吗?而涉及水泵是否按时保养、滤芯是否干净等机械设备问题就更是复杂,学校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海南大多建设的是拼装式泳池,在维护上与固定式泳池有些许区别,常规使用的寿命也相对较短。

  “拼装式泳池的胶膜在室内大概能用7年到8年,室外的线年就会老化,要换掉。更换的人力成本、材料成本预计需要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丁宗俊说,泳池配备的过滤砂缸中填充的滤料也需两年更换一次,否则砂缸中的滤料板结后会影响过滤效果和出水速度,换一次预计要消耗2万元左右。

  一家负责维护海南多个市县学校泳池维护的第三方机构负责人透露,海南新建的拼装式泳池大多都没有全覆盖式遮阳篷,池边的隔水槽经受风吹日晒后容易老化,每年都要换掉,否则孩子踩上去就开裂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文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从基层使用反馈的情况去看,泳池设备正逐渐老化,可维修维护的专项经费还没有设立,长远来看,还是该尽早打算。

  2017年印发的《海南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方案》中明确,学校泳池的建设、日常管理维护、学生培训在满足条件后均可获得奖补。但这笔拨款能够支撑泳池的日常运维,但不足以“大修大补”,若维修经费没有相关制度安排,恐怕会影响泳池的后续正常使用。

  游泳教育要实现常态化,势必要提升学校对泳池维护的监管能力。有业内人士建议,学校可抽选老师成立泳池监督小组,由政府部门联合社会机构组织统一的培训,让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们掌握水质管理知识,这样才可以让学校在监督“最前线”发挥有效作用。针对露天的拼装式泳池长期暴晒,零配件容易老化的问题,可优先考虑通过补装遮阳篷的方式解决。地方政府应及时摸底调研,将专项维修资金的安排提上日程,切实做好经费“兜底”保障。

  另外,部分家长也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在每月或是每个季度,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号、媒体等渠道公布对学校泳池的抽检结果,包括水质检测、救生员配备、设备管理维护等多个角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抽检制度不会形同虚设,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在校游得舒心、家长放心。

  泳池运营维护依靠第三方机构,教学能否也能由机构“一手包办”?目前尝试的效果如何?教学质量怎样?这种模式能否持续?新海南客户端后续将持续报道。

  查堵点 破难题 促发展 3年了,海南13个乡镇至今没有学校泳池 记者调查后发现......

  让每个孩子都学游泳,海南有这么多学校有泳池吗?2017年,海南提出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时,很多人提出这个疑问。为解决这一个最基本问题,当年9月印发的《海南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中,提出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建设学校游泳池,并充分的利用社会泳池资源解决教学场地问题,并明确奖补措施做好泳池建设的经费保障,目标是在2018年基本完成每个乡镇至少拥有1个游泳池的建设任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资金、用地、供水供电等问题,学校泳池建设未能如期完成目标。截至2021年7月,海南仍有7个市县的13个乡镇没有学校泳池。泳池建设进度滞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海南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的推进。

  7月6日上午,文昌市第一小学四年级的数十个孩子穿戴上五彩斑斓的泳衣泳帽、背着浮板,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暑期时间上游泳课。孩子们所用的泳池,是海南为普及游泳教育新建的308个拼装式泳池之一,于2018年建成。

  建拼装式泳池要比固定式泳池容易得多。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拼装式泳池由池体、钢结构框架、防水胶膜、溢水槽等组成,配有塑料过道平台、上下水扶梯、看台、遮阳篷、消毒过滤设备等。和传统的固定式泳池相比,拼装式泳池造价低、对场地要求较简单、报建手续少、施工周期短,使用体验却不打折扣,所以海南在补学校泳池缺乏的短板时,优先选择建设拼装式泳池。

  但即便是建设拼装式泳池,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记者从海南省教育厅了解到,原定于2018年要基本完成的泳池建设任务,至今仍未完成。儋州兰洋镇、海头镇、峨蔓镇、排浦镇,万宁长丰镇,临高新盈镇,昌江王下乡,陵水文罗镇,琼中中平镇等乡镇还没有一个学校完成泳池建设,就连省会海口,至今仍有大坡镇、甲子镇、三江镇、遵谭镇等没完成建设任务。其他达成目标的市县中,也有不少是到近两年才完成乡镇学校泳池建设。

  泳池建设进度不理想,就导致后续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展等工作无法顺利按计划进行,可谓是一步慢,步步慢。

  7月8日,儋州市中小学生在儋州思源实验学校集中进行游泳培训。记者 李绍远 摄

  这13个乡镇的学校泳池建设为何滞后?记者走访多个市县调查发现,泳池建设用地难找成为部分乡镇泳池建设工作推进的“绊脚石”,对于地处山区的乡镇来说,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比如昌江的王下乡,地处霸王岭腹地,地势高低不平,连块平整的地都难找,泳池怎么建?”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和记者说,王下乡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少,推行游泳教育须针对当地情况另行解决,不宜“一刀切”。

  同样地处山区的琼中中平镇,原定的学校泳池建设位置靠近山坡,存在山体滑坡风险,不得不重新选址建设。据琼中教育局副局长何彬文介绍,中平镇的学校泳池现在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建成投入使用。

  万宁长丰镇因征地遇上问题,导致泳池建设进度滞后,如今仍处于清表阶段,力争11月底前完工。

  海口遵谭中学则因为校园狭小,没有场地新建泳池。海口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坦言,无奈之下,遵谭镇只得重新规划,改在遵谭镇的东谭小学建设泳池,预计在今年11月底前建成。

  白沙在兴建学校泳池时也遇到征地难题,但在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政府的合力下,目前已完成每个乡镇至少拥有1个游泳池的建设任务。

  7月8日,儋州市中小学生儋州思源实验学校集中进行游泳培训。记者 李绍远 摄

  据儋州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人吴如杰介绍,儋州排浦、峨蔓、海头等三个乡镇前期因自来水管网铺设不到位,加上这几个乡镇历来缺水,无法建设泳池。只能暂时先让排浦、峨蔓两镇的学生家长在暑假期间送孩子到附近乡镇的学校参加游泳培训,最偏远的海头镇则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前往附近乡镇上游泳课。兰洋镇则因为当地的儋州市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内有泳池,学生可以在此上游泳课,所以暂未建设学校泳池。

  “今年排浦、峨蔓、海头三个乡镇解决了自来水供应问题,现在这三个乡镇的泳池选址和前期勘查工作已完成,预计11月底前能完成建设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吴如杰说。

  水电也成为海口大坡镇、甲子镇学校泳池建设的掣肘。海口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大坡镇、甲子镇泳池建设选址的学校没有接动力电(即三相电,主要使用在于大型机床、机械、搅拌机、电动机等设备),导致泳池必备的水泵、过滤器等设备无法正常安装使用,这两年当地电网逐渐完善,问题才得以解决。三江镇则因为已规划建设中小学应急训练基地,基地内规划建设了一个固定式标准泳池,预计今年8月或9月可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所以该镇没在学校内单独规划建设泳池。

  “保亭地处山区,水源不足,需要抽深井里的水供泳池使用,抽抽停停,有时得花上一星期的时间才能把泳池蓄满。”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学校只能利用学生周末不在校的时间,“见缝插针”地给泳池蓄水。【详细】

  又到暑期,中小学生的安全游泳问题牵动着不少海南人的心。因为四面环海、河流湖泊众多、水域情况复杂,海南青少年常年要面对溺水这个“头号杀手”!然而,海南省教育厅近日印发的一份通知,让不少家长犯了难,通知要求开展以“安全学游泳快乐过暑假”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游泳暑假作业活动,希望能在这个暑假“赶赶进度”,让孩子们多学多练游泳。

  要知道,早在2017年,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就印发《海南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方案》,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省中小学毕业生人人会安全游泳”的目标,希望有机会能够从源头上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然而,就在上个月,海南又要求小学毕业生在今年8月底前实现应学尽学、应会尽会,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在今年11月底前实现应学尽学、应会尽会。毫无疑问,这其中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近四年过去了,之前定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到如今只能希望学生在暑期多学多练,掌握游泳技能,最大限度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对于暴露出的问题,媒体的一份调查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海南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方案》明确,2018年基本完成每个乡镇至少拥有1个游泳池的建设任务,但截至2021年7月,仍有7个市县的13个乡镇没有学校泳池!3年过去了,连泳池建设的基本任务都没有完成,又谈何让中小学生学习安全游泳?这也难怪教育部门着急了!

  那么,学校泳池迟迟建不好,堵点到底在哪?媒体经过调查给出了3个堵点:用地难找、缺水缺电、。其实,在笔者看来,最大的堵点在于当初的《实施方案》没有从实际出发,忽略了软硬件设施不够的问题,一刀切地要求各乡镇学校建设游泳池。至于后续建设情况如何,面对什么样的具体困难,则没有进一步跟踪服务,没有推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

  当前,随着海南积极地推进“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工作,海南省教育厅也于近期派出六个巡回督导组深入市县,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检查各市县泳池建设、使用情况,进一步督导各市县推动游泳池乡镇全覆盖,针对13个没有游泳池的乡镇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一镇一策”、精准指导、不搞“一刀切”。这些举措无疑是科学决策施策的回归。

  说到这里,我们仍旧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查堵点破难题的同时,先解决好游泳池建设和使用的“软硬件”问题。具体来说,既要为尚未建设或建好游泳池的乡镇学校破解用地难找、缺水缺电、的问题,通过一镇一策,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为游泳池建设铺平道路,更要为13个乡镇乃至更多乡镇提供和完善师资、制度等一系列软件配套,让建起来的学校泳池能够正常运作起来,让更多中小学生真正学到和掌握安全游泳,最大限度避免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于平)